利川市忠路镇医院:优化营商“软环境” 就医体验“三心”暖
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中,利川市忠路镇医院以“小切口”改善“大民生”,将提升就医体验作为优化基层公共服务、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。通过实施流程革新“省心工程”、环境焕新“暖心工程”、服务创新“贴心工程”,构建起有速度、有温度、有精度的医疗服务体系,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、更舒适的诊疗服务,为基层营商环境注入温暖的民生底色。
流程革新·省心就医:空间重构“一站式”闭环
针对以往患者“楼上楼下跑、科室之间转”的就医痛点,医院以“流程再造”为突破口,启动空间布局优化:将原分散在院坝外的门诊诊断室、输液大厅整体迁入综合楼一楼,与内科、外科等核心科室集中整合,形成“诊查-缴费-检验-取药”同层的“一站式”门诊服务区;口腔科门诊同步从二楼下移至一楼诊疗区,实现全科室“同层化、集约化”布局。
复诊患者李阿姨点赞道:“以前看病要冒雨穿过院坝,现在所有流程都在同一层楼完成,就算坐轮椅的老人也不用上下折腾,省时又省力。”
数据显示,改造后,门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20%,跨楼层往返率下降35%,“楼上楼下跑断腿”的历史彻底成为过去。
环境焕新·暖心服务:细节彰显人文温度
医院从“小设施”入手做足“大文章”,对门诊输液大厅进行全维度升级:更换20座可调节式输液椅,增设充电插口、候诊长凳、冷暖空调、宣教电视等设施,同步优化采光通风系统,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;走廊墙面新增图文并茂的健康知识专栏,设立便民服务台、党员示范岗,配备饮水机、急救箱、老花镜、共享轮椅等便民物品,就连卫生间都贴心设置了手机放置台和防滑扶手。
“以前输液大厅冷冰冰的,现在不仅坐得舒服,还有志愿者主动递热水,感觉像在家一样温暖。”正在输液的患者王先生如是说。
这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改变,让就医环境从“功能型”向“舒适型”华丽转身。
服务创新·贴心守护:志愿服务架起医患连心桥
医院党支部以“党员先行”为引擎,组建30人“红袖标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“导诊、导检、导办”三导服务:在门诊大厅,志愿者协助老年患者使用收费人脸识别系统;在检查科室,引导患者有序候诊……这支活跃在就医一线的红色队伍,日均提供咨询引导、手续代办等服务100余人次,成为患者身边的“活地图”“暖心帮”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针对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,通过电话随访、用药提醒等延伸服务,让医疗关怀从院内延伸到院外。
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,改造后医院综合服务评分提升至96分,医患沟通效率提高25%。
医院负责人表示:“优化就医体验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”
下一步忠路镇医院将继续锚定营商环境优化目标,把改善就医环境作为基层公共服务“金名片”,以“三心工程”为支点,持续破解群众就医的“急难愁盼”,让优质医疗服务成为暖民心、聚民意、强信心的生动注脚,为基层营商环境建设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。